作品名称:日月同辉
ID:114104-001-09
[拍摄时间:2009-11]
宣化清远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年(1482年),建成于成化二十二年(1486年)。它是一座重檐多角,九脊歇山顶的建筑。外形三重檐,通高17米,东西三跨进间,进深六搭椽,前后明间均出抱厦。远望十分宏伟壮观。这座木结构建筑造型别致,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十分秀丽壮观。它建在一高6米的十字形券洞城座上。城券洞为十字形向东南西北开四门。楼顶层四面檐下有四块巨匾,南为“清远楼”、东曰“耸峙严疆”、北曰“声通天籁”、西曰“震靖边氛”。除南面匾额外,均为清吴炜所题。
清远楼中央悬八卦铜钟一口,叫做“宣府镇城钟”,为明嘉靖十八年(1539年)所铸。钟高2.05米,口径1.7米,重万斤。清晨在楼上击钟,声音宏亮悦耳,可传40华里。宣化府碑文记载:“钟鼓之设,所以司昏晓,节出入,历禁令,而防奸宄(鬼音)”。府内设钟鼓是为了报时或传达某种信息而用。清远楼中因设有大钟,所以城中居民常叫它钟楼。钟楼因造型美观,名贯天下,故人誉其为第二黄鹤楼。明代诗人毛朋在《咏宣化》诗中写道:“河流曲泻苍瀛岛,山势还依钟鼓楼。”